高舉紅色旗幟 續寫黨史榮光 ——株洲黨史40周年巡禮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株洲市委黨史機構成立40周年。40年來,株洲黨史部門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存史、資政、育人”的職責使命,一代又一代黨史工作者忘我工作、默默耕耘,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為黨的事業“傳經布道”,為株洲歷史編修“紅色家譜”,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黨史工作成果,在全局工作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有力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株洲黨史40年的歷史,是一部開拓的歷史、奮進的歷史、出彩的歷史。
——四十年來,堅持黨的領導,黨史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黨史工作是黨的一項具有全局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工作,沒有黨的領導,黨史工作就會失去正確方向。正是在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大力支持下,株洲黨史部門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單一到綜合、從弱到強的華麗轉身。
時鐘撥回到1981年4月29日,這一天株洲市黨史資料征集領導小組應運而生,拉開了株洲黨史工作的序幕。1983年8月22日,中共株洲市委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成立,當時干部時興稱之為市委黨史辦,標志著株洲黨史機構正式成立。彼時的市委黨史辦,設征研科、聯絡宣傳科、秘書科3個科,核定編制10個,實有干部9人,主要職責是研究、編纂、出版地方黨史著作,負責全市黨史工作業務指導,進行黨史宣傳教育,負責市黨史聯絡組的有關工作。此后市委黨史辦經歷了四次更名,第一次是1986年1月,改為中共株洲市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辦公室;第二次是1994年9月21日,改為市委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第三次是2006年,改為中共株洲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第四次是2019年12月1日,市委黨史辦與成立于1986年的市志辦進行職責整合,組建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編纂室),為市委直屬正處級公益一類參公管理事業單位。
隨著機構、編制、職能等在歷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逐步得到明確和規范,市委、市政府也將黨史工作同步納入全市整體工作部署,《株洲市2011—2015年黨史工作規劃》《株洲市“十四五”黨史和地方志工作規劃》等一批重大文件陸續出臺實施,《株洲市革命遺址保護條例》納入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調研計劃,隊伍建設持續注入新鮮血液、增添新生力量,黨史地方志工作高質量發展邁上快車道、跑出加速度。
——四十年來,堅持深耕主業,黨史工作打開嶄新局面
鐵肩擔道義,秉筆寫春秋。編寫黨史正本、總結歷史經驗,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是黨史部門的根本任務,也是黨史人的神圣使命。40年來,黨史部門立足株洲作為黨史資源大市、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實際,緊緊扭住為黨舉旗、為黨存史這個牛鼻子,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于浩如煙海的資料典籍中翻尋查找、于星羅棋布的黨史舊址上踏訪求索,甘于坐冷板凳默默耕耘,一本本厚實書籍,一串串鮮亮數字,記錄著黨史人的奮斗與榮光,也把黨史人的責任擔當鐫刻進了歷史的年輪。
黨史擁有了全新坐標。株洲是一方紅色熱土,在中共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革命年代,全市共有17萬多人為革命犧牲,其中登記在冊的烈士11141名;走出了7位黨和國家領導人、41位開國將軍、40多位高級領導干部;全市有紅色革命遺址遺跡200多處。經過一代又一代黨史人的苦心鉆研、上下求索,讓百年的株洲黨史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五地三城”全新地標?!拔宓亍本褪俏尹h初創時期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1925年中共四大召開時,全國黨員不足千人,株洲地區和株洲籍的黨員占全國黨員總數的十分之一以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株洲是井岡山、湘贛、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和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實踐地,包括創建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第一次實施連隊建黨、人民軍隊第一次肅反、第一次給部隊上政治課、第一次插牌分田、朱毛第一次會面、株洲轉兵等涉及建黨、建軍、建政、土地革命、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黨史事件均發生在株洲;湖南和平起義的重要貢獻地;新中國成立后國家“一五”“二五”期間布局建設的重要工業基地?!叭恰本褪侨珖拿鞒鞘?;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成功的40個城市之一;世界制造名城。
黨史擁有了全新方向。思路決定方向,對黨史工作規律的探索和把握始終是株洲黨史人的不變追求。40年來,一代代黨史人堅定踐行正確黨史觀,堅持不懈在紛繁復雜的黨史工作中刪繁就簡、提綱挈領,科學把握其規律性、有效彰顯其時代性,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緊緊圍繞“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和“培育制造名城、建設幸福株洲”戰略目標,逐步形成了“內涵+特色”的黨史工作思路。即堅持以紅色為魂,深入實施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9+X”凝心鑄魂工程,“9”是指推進一文件(《關于加強黨史工作的實施意見》)、一館(株洲數字黨史方志館)、一條例(《株洲革命遺址保護條例》)、一網(株洲史志網和“史志株洲”微信公眾號)、一庫(黨史編研項目庫)、一化(黨史工作信息化)、一組(市黨史工作聯絡組)、一會(市中共黨史學會)、一隊伍(加強和充實黨史工作力量),“X”代表扎實做好黨史編研、聯絡宣傳等各項工作,努力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進一步強化存史資政育人作用。
黨史擁有了全新成果。從1983年成立至今,株洲黨史工作從零開始,從點滴做起,一代又一代黨史人,秉持勤奮敬業、潛心修史、不計名利、默默奉獻的精神風貌,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推動我市黨史事業實現了新發展。突出政治管史,40年來始終堅持黨史姓黨、黨史為黨,竭誠為黨舉旗、為黨立言、為黨盡責,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嚴格遵守三個歷史決議開展黨史、方志出版物編纂和相關研究,抓好涉及黨史電影、書籍和展陳的審核把關,厘清了毛澤東等開國元勛在株洲開展建黨建軍建政、株洲轉兵等一系列重要史實,宣傳株洲在黨史軍史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編研著史,40年來傾力投入、傾情編纂,著力深化株洲黨史闡釋研究,累計編纂出版《中國共產黨株洲歷史(一二三卷)》《新中國成立70周年株洲發展實錄》《株洲改革開放四十年》《株洲黨史百年大事百年人物百年圖志》《毛澤東與株洲》等黨史和地方志著作近300部,開展80多個課題研究,其中《論黨的早期“三會一課”制度在茶陵的探索實踐》等6個課題在全國、全省產生較大影響,發表論文200余篇,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資政作用。突出宣教傳史,40年來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務、服務全市工作大局,先后參與株洲軍分區“毛澤東在株洲”陳列、株洲烈士紀念園陳列、株洲工運史展覽館等場館建設,完成37處革命遺址的樹標立識工作,評選授牌市級黨史教育基地30處,成功申報省級黨史教育基地6處,開展“走紅色之路、做紅色傳人”紅色文化主題宣傳活動、黨史“七進”宣講活動300多場次。結合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株洲市建市70周年、毛澤東在株洲首創性革命實踐活動95周年等重大事件,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全面展示株洲的百年黨史。特別是2022年舉辦“毛澤東黨建思想及在株洲的早期革命實踐”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重要影響,為打造株洲“第一紅色根據地”的紅色IP品牌貢獻了黨史力量。
——四十年來,堅持開門辦史,黨史工作形成融合態勢
開放是黨和國家實現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構建大黨史工作格局的題中之義。歷史經驗證明,只有啟開放之門、行開放之道,從書齋走向社會,才能更好地履行黨史部門存史、資政、育人的職責使命?;仡欬h史部門成立40的歷史,也是總結株洲黨史人順應時代潮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需要的歷史。40年來黨史工作始終踐行開放發展理念,強化開放意識,堅持開門辦史,主動走出去、請進來,擴大內外交流,動員組織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兩條腿走路”的辦史經驗,黨史工作呈現出融合并進的發展態勢。
從1986年1月首先成立的株洲市中共黨史聯絡組來看,黨史工作開了借鑒改革開放有益經驗、推動對內搞活的先河。株洲市中共黨史聯絡組主要是由市級離退休老領導組成的黨史工作組織。30多年來,株洲市黨史聯絡組不斷發展壯大、充實職能、廣延觸角,到如今設正副組長各1人,擁有成員19人,各縣市區也相應設立了黨史聯絡組,主要工作職責和任務也更加明晰。據不完全統計,市黨史聯絡組自成立以來,積極牽頭編纂黨史書籍、審核把關黨史著作,并協調督促黨史項目和書籍成稿,共組織和參與編纂黨史著作117冊,其中公開出版35冊,內部出版82冊,開展調研32次,特別是組織紅軍標語博物館的內容陳列設計,通過挖掘、編研,牽頭主編《紅色守望——炎陵縣紅軍標語選輯》,為建立全國首家紅軍標語博物館提供了重要史料保障。
在開門辦史的過程中,株洲黨史部門善于搶抓大勢和有利契機,審時度勢推出新的工作舉措。2010年7月,中央召開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下發《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若干意見》,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黨史部門迅速行動、積極籌謀,于2013年5月在市民政局登記注冊株洲市中共黨史學會,2017年5月正式成立,目前擁有單位會員58個、個人會員103人。6年多來,市中共黨史學會緊密聯系株洲實際,以存史為主業,認真組織黨史書籍編纂,參與編撰出版《跨越之路——株洲改革開放40年》《毛澤東與株洲轉兵》等30多部著作,其中《株洲工人運動史》一書在全國工人代表大會中產生重大反響,《中國共產黨株洲歷史(1978-2016)》第三卷被評為市第十四屆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最是磨難礪初心——株洲革命先輩故事集》《初心故事》成為市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本土讀本。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資政育人,方能傳千秋?;仡?0年的株洲黨史工作發展歷程,我們深切感受到:搞好黨史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黨史工作的正確方向;必須踐行職責使命,努力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展現黨史作為;必須銳意創新發展,大膽實施開門辦史、聯合編史等新舉措新辦法,深化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著力豐富和傳播紅色文化。
櫛風沐雨40載,揚帆遠航再出發。黨的二十大賦予新時代黨史工作新的使命和任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株洲黨史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的三個歷史決議為根本遵循,緊密圍繞“培育制造名城、建設幸福株洲”的奮斗目標,全面履行好“存史、資政、育人”的光榮使命,全力為黨存史、為時代立傳,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和中國式現代化,不斷續寫新時代黨史工作新的榮光。
(株洲市委黨史研究室余小兵、楊雙艷、羅龍 供稿)